現代小孩機不離手,近視問題日趨普遍。在筆者的日常工作中,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開始出現近視或近視開始加深,會表現得驚惶失措。不少家長亦會對「近視配鏡」這門課題存有一些不合時宜的觀念,令孩子的近視問題不能得到及時且正確的處理。故此,本文將集中剖析家長們對於孩子配戴近視眼鏡的三大迷思。
Q1. 電腦驗光準確嗎?
視光師答案:在一般情況下,電腦驗光只作參考,不能作準。搭配放瞳藥水的使用能使電腦驗光結果變得較為準確。
相信有不少家長帶自己的孩子到訪眼鏡店時,也會留意到一臺幾乎所有眼鏡店都必定會配置的儀器 ─ 自動驗光儀(Autorefractor),又稱電腦驗光儀。自70年代早期面世以來,自動驗光儀便成為了每位視光師用以評估客人度數的得力好幫手,令視光師在驗配度數時不需要「由零做起」,省下了不少時間和功夫。
自動驗光儀(Autorefractor)是視光師的得力好幫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然而,對於擁有高度調節力的小孩和青少年而言,他們在進行自動驗光時,眼睛睫狀肌往往會不自覺地用力調節對焦,令量度出來的近視度數高於真實的近視度數。正正是這個原因,自動驗光儀往往只能為小孩和青少年提供一個初步的度數評估,不能完全作準;在配合睫狀肌放鬆藥水(統稱放瞳藥水)的使用下,自動驗光儀便能較精準地量度出小孩和青少年的近視及散光度數,為視光師制定近視控制方案提供更合適的基準。
Q2. 幾多度近視才需要配戴眼鏡?
視光師答案:不論度數深淺,均應儘早配戴眼鏡,並採取近視控制方案。
坊間有種說法,指若孩子的近視度數不對日常視力和學習構成影響,就可以選擇不配戴近視眼鏡,並持續觀察之。
然而,由於近視加深牽涉到眼球拉長,會對眼睛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令罹患嚴重眼疾(如白內障、視網膜脫落、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等)的機率大大增加,故此,當孩子開始出現近視,不論度數多寡,家長也應讓孩子配戴眼鏡,並採取近視控制方案。筆者在此整合了數份外國醫學文獻的研究結果,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近視會令眼球拉長,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近視愈深 患上嚴重眼疾的機率會以幾何級數上升
以下為不同近視度數患者罹患嚴重眼疾的勝算比(Odds Ratio)。簡單來說,當勝算比數值大於1,患病的機率就會按數值倍增。以下表為例,假設勝算比數值為100,代表近視患者罹患該種眼疾的機率為沒近視人士的100倍。
表1. 不同近視度數患者罹患嚴重眼疾的勝算比(Odds Ratio)
由上表可見,近視問題不只是單純看不清,還會在將來對小孩的眼睛構成嚴重的健康風險及經濟負擔。故此,正確處理近視問題刻不容緩,家長應遵從眼科視光師的建議儘快為子女採取適當的近視控制方案。
Q3. 近視鏡片度數應該配足還是配淺?
視光師答案:孩童的近視鏡片度數應「配準」,以保持清晰視力。
為孩童配鏡時,最常聽到有家長說「近視眼鏡會愈戴愈深」、「近視不要配太足,否則很容易加深」等等。然而,外國有研究顯示,若近視眼鏡度數不足,不但不能抑制近視加深,更會造成反效果,令近視加深速度加快。5-6
那麼把度數「配足」就好了嗎?呃……各人對「配足」的定義也不太一樣,與其說「配足度數」,筆者傾向用一個更為準確的字眼 ─「配準度數」。
至於應如何為孩童「配準度數」呢?在驗光行業內有一套通用的配鏡標準叫MPMVA (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應用於近視的病人身上,此標準意指「要用最少的近視度數達至最佳的視力」,以下為一個簡單的例子:
從未配戴過眼鏡的小麟,最近上課時感到看黑板時模糊不清,以下圖表顯示視光師在給予小麟不同近視度數時的視力表現:
表2. 小麟在戴上不同近視度數時的單眼視力表現
由上圖表可見,小麟的右眼只需要-1.00近視度數即可達至1.0的最佳視力,給予再多的近視度數並不能改善視力;同理,小麟的左眼只需要-1.25近視度數即可達至最佳視力,故此,最適合小麟的眼鏡度數為:
右眼 -1.00近視
左眼 -1.25近視
假如近視鏡片度數過高(如上圖的紅字所示),眼睛睫狀肌會持續收縮繃緊以對焦光線,除了會令孩童容易出現視力疲勞和暈眩等症狀,亦同樣不利於控制孩童的近視增速。7 故此,為孩童驗配近視度數鏡片,度數必須恰到好處,方為上策。
5大近視症狀 家長應留神
在這個電子化的時代,孩子接觸各種電子設備的機會愈來愈多。但由於患上近視的小孩能透過建立一些異常的習慣去改善自己的遠觀視力,故此很多時候近視也會被延遲診斷出來。以下為小孩患上近視的5大症狀:
∞喜歡瞇眼看東西
∞經常揉眼睛
∞看東西過近
∞經常歪頭或側頭看東西
∞頻繁眨眼
瞇眼看東西和看東西過近為近視初發的常見症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為了孩子日後眼睛健康的著想,家長如察覺到孩子有以上近視症狀,就應儘快找眼科視光師為孩子進行一次全面驗眼,並採用適合孩子的近視控制方案。
參考文獻:
1. Chang, M. A., Congdon, N. G., Bykhovskaya, I., Munoz, B., & West, S. K. (2005).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yopia and various subtypes of lens opacity: SEE (Salisbury Eye Evaluation) project. Ophthalmology, 112(8), 1395-1401. [Link]
2. Eye Disease Case-Control Study Group (1993). Risk factors for idiopathic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37(7), 749-757. [Link]
3. Vongphanit, J., Mitchell, P., & Wang, J. J. (2002). Prevalence and progression of myopic retinopathy in an older population. Ophthalmology, 109(4), 704-711. [Link]
4. Marcus, M. W., de Vries, M. M., Montolio, F. G. J., & Jansonius, N. M. (2011). Myopia as a risk factor for open-angle glauc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phthalmology, 118(10), 1989-1994. [Link]
5. Chung, K., Mohidin, N., & O’Leary, D. J. (2002). Undercorrection of myopia enhances rather than inhibits myopia progression. Vision research, 42(22), 2555-2559. [Link]
6. Adler, D., & Millodot, M. (2006). The possible effect of undercorrection on myopic progression in childre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 89(5), 315-321. [Link]
7. Bayramlar, H., Gurturk, A. Y., Sari, U., & Karadag, R. (2017). Overcorrecting minus lens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exotropia: Should it be the first therapeutic choice? 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37(2), 385-390. [Link]